当大家还沉浸在节前股市暴涨带来的喜悦中时,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崇明基地,同样传来一件令在场研究者激动与喜悦的事情。
是日,该基地成功孵出第一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幼苗!
截至10月8日,参与本批次中华鲟卵共诞生近5000尾。而在国庆当日诞生的第一尾中华鲟宝宝身长已达18毫米,均健康成长。
先让我们看看官方放出的新生中华鲟宝宝们的照片吧。
中华鲟在地球上已存活约1.4亿年,不仅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同时,中华鲟还是一种仅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稀有鱼类。
由于捕捞、污染和环境变迁,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鲟科鱼类,早已濒临灭绝的极危状态,甚至其中的长江白鲟已于2022年宣布灭绝,长江鲟已野外灭绝...
保护这一极危物种刻不容缓。
正是如此,2021年,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并于2023年底组建“国宝中华鲟人工繁殖攻关团队”,制定攻坚目标,开展科技攻关。
3年的不懈研究,科研人员遭遇数次因亲鱼体质不达标而造成的人工繁殖失败。这期间,科研团队通过整套的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不断改进水质环境、水温及溶氧量,并优化饵料供给、提供优质蛋白源饲料,终于在2024年9月,迎来人工繁育的重要节点——亲鱼。
经过层层体检筛查,科研团队最终分别选取4尾身强体壮、精力旺盛的成年雄性中华鲟,和身体健康、体态丰满的4尾雌性中华鲟进行亲鱼。
为提高成功率,此次试验分两批次进行。期间,攻关团队还克服了雌鱼催产困难、卵子发育进展过快等难关,成功获取雌雄中华鲟的卵子和精子,并进行人工受精操作。
完成人工受精的数千尾鱼卵,成功安放在专门的养殖鱼池和孵化盘内,等待降生。
“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终于亲手人工繁殖出了上海的中华鲟!”该中心副主任郑博士激动地说,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也正是科研人员践行长江大保护的鲜活成果。而此次中华鲟幼苗的顺利诞生,可谓填补了人工繁育中华鲟技术在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同时扩大了中华鲟的养殖范围。
而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现代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此次人工繁育中,应用到的室内循环水养殖技术。
室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属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的一类,由净化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和杀菌消毒系统组成的室内封闭式的养殖系统,早已能实现对物种所需的养殖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养殖物种跨地域跨季节养殖,减少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具体到此次的中华鲟人工繁育上,通过多级净化系统、供氧系统、温控系统,实现养殖鱼池水质始终处于适合中华鲟及鱼卵生活的环境。
而在孵化阶段,利用专门的孵化设备,将鱼卵收集在相应的区域内不逸散。同时,保证孵化所需的水流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孵化环境中不会出现水霉菌。
据悉,接下来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试验流程,固化技术标准,为下一轮科研工作和今后中华鲟的大规模人工繁殖打好基础,而这也必将为包括崇睿在内的鱼卵孵化、循环水设计制造团队的带来利好,推动更多的养殖团队向工业化、设施化养殖的方向前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