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9月将至。
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大闸蟹等河蟹养殖的“最后冲刺”的时间!
但与以往不同,今年国内多地均遭受连续的高温天气,多地纷纷曝出大闸蟹死亡的消息。
日前,有报道称江苏固城湖的一位养殖户反映,受今年极端的天气,使得他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每天平均每亩都有三四只河蟹被热死,1000亩算下来每天都要损失3000多只河蟹。”
网上更是有人晒出苏州河漂浮着死鱼死蟹的图...
要知道,每年大闸蟹养殖要经历5次蜕壳,每蜕壳一次,蟹就会长大一倍左右。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导致部分大闸蟹生长速度减缓、蜕壳延迟。在8月初左右,多地的大闸蟹进入了第4次蜕壳,蜕壳时期的大闸蟹躯体变软,耐受力变差,遇到极端天气死亡率也随之增高。
高温造成的“蟹殇”已经影响到了销售端。
据部分渠道商表示,受持续的高温影响,今年的大闸蟹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上升,导致目前货源紧张,甚至符合优质标准的大闸蟹要推迟上市,预计今年的大闸蟹不仅价格要涨,好品质的大闸蟹要到中秋后才能上市供应。
面对当下的养殖困难,不少养蟹户也在寻求破局之路。
比如在上海地区,就有养蟹基地通过种好水草、科学增氧等多种手段,让大闸蟹能够安全度过高温期。
据悉,该养殖模式,会在池塘中覆盖水草,保证池塘里的水草覆盖面积在70%~80%,以较高的水草覆盖度,为大闸蟹打造适合栖息、避暑的水下森林。同时,在池塘的底部还安装增氧系统和“新风系统”,让下层水流动起来,均匀整个池塘的水温,实现增氧效果。
虽然这套养殖模式十分有想法,但相比起接下来介绍的规避高温死蟹的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就更加大胆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由净化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和杀菌消毒系统组成,通过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不仅能杀灭水体中滋生的各类病原体,减少水生物病害;同时,更能模拟各类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对养殖品种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养殖物种跨地域跨季节养殖,减少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具体到大闸蟹的循环水养殖上,首先,通过搭建大棚、楼房等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阳光对养殖池的直接照射,从而避免了水池的升温导致螃蟹被“热”死。
其次,通过增氧系统,可为养殖池水注入足够的氧气,以保证养殖池水有足够的含氧量,避免螃蟹缺氧窒息。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可以利用温控系统,对养殖池的水温进行精确控制,保证水温始终处于螃蟹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促进螃蟹的生长发育。
正是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种种优点,以该系统为基准上改良出的蟹盒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更是杜绝了蟹类在较高密度下会进行自相搏斗的天性,减少大闸蟹等蟹类在养殖过程中的损失。
据悉,国内浙江、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正陆续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包括大闸蟹、青蟹等河蟹、海蟹进行实验室养殖和小规模的高密度化养殖。
随着后续养殖方式的日趋成熟,必将会更大规模的推广,进而也带动包括CATAQUA在内的循环水设计、设备制造团队,成为养蟹户们更新养殖方式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