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0天左右,今年春季首批1.5万公斤的南美白对虾就要‘走’出大楼,‘游’向市场了。”这是前些天,福建莆田市一家南美白对虾养殖企业负责人面对采访时流露出的激动之情,“通过工厂化楼房养出的南美白对虾,成活率高、肉质鲜美,十分走俏,本季预计创造产值90万元。”
自“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以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走向高科技水产养殖的道路。而位居东部沿海的莆田,本就是处三湾环绕,海洋禀赋优越的渔业资源大市。
2022年,莆田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02.57万吨,渔业产值144.69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8%。
正是如此,近年来,莆田市立足独特的海洋区位、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优势,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携手省内外各大高校,成功落地一批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工厂化循环养虾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据悉,该工厂化养虾基地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于去年年底落成,每栋大楼投资约为700万元、占地面积432平方米,养殖水体共计12600立方米。每栋楼里的养殖品种各不相同,有南美白对虾、九节虾、金刚虾等,均是营养价值高、广受市场喜爱的优质海产。
更为重要的是,这处养殖基地正是完全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来养殖虾类在内的水产养殖模式。在一栋栋大楼内,看不到工人的身影,仅有机器的低鸣声在楼房内回响。
“那是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在工作。大楼所有的养殖用水每日都在重复‘自洁’,先由微滤机将鱼虾的残饵粪便拦截分离,然后进入蛋白分离器混合臭氧消毒,最后将清洁的水体向上层层输送,整个过程中,水的消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该工厂化养虾基地的负责人介绍道:“这样的‘楼房养虾’,不仅不惧天灾,且品质稳定、产量高。这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减少80%的用地面积、95%的养殖用水,单位产量耗电量减少40%以上,既环保又高效,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正是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带给水产养殖行业的一次全方面升级。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由净化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和杀菌消毒系统组成,通过一套完整的系统,不仅能杀灭水体中滋生的各类病原体,降低鱼虾类水生物的病害;更能对养殖品种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减少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毕竟,当前国内市场的对虾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虾养殖产业潜力巨大。同时,受传统模式粗放、鱼虾病害频发、土地资源制约、环保要求严控等因素影响,发展工厂化养虾新模式势在必行。
特别是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福建省来说,采用工厂化循环水模式养虾,可谓是集高效、可控、绿色等优势为一身,已成为如今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之一。
也正是如此,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专注于设计、制造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新兴企业。崇睿集团正是国内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先驱者、推广者之一。拥有一支囊括机械、电气、自控、水处理技术、水质监控、水产养殖技术等各行业的高科技团队,在成都、广州、漳州以及沙特、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内外渔场、海洋馆落地完整的工厂化循环水系统。
其近日申报的《一种新型甲壳类水生动物养殖架(专利号: ZL 2022 2 2949150.X)》实用新型专利,正是一种提高如虾在内的甲壳类水产生物养殖效率及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成本,方便人员操作的集约式工厂化养殖系统。
科技创新带来好前景。据悉,该工厂化循环水养虾基地投用后,南美白对虾年产量可达500吨,年总产值3000多万元,创造利润1000多万元。
该基地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优化工艺装备、降低运营成本、更高效地提升病害防控,我们也期待,像崇睿这样的专注一站式循环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制造商,也能为更多的养虾基地提供更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新模式。